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近年来,泗水县抓好制度创新和精准引育,加速人才集聚,推动农村经济新业态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力人才支撑。
每到周末,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的露营基地,都迎来不少游客。
游客:“带着孩子到这种野外户外放飞一下心情,也是很不错的选择。”
(资料图)
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彬:“内容包括露营、汽车营地、儿童乐园。人流量一年能达到2万人,基本上能达到四五百万的营业额。”
东仲都村四面环山,几年前曾是省定贫困村,集体收入几乎为零。2019年7月,泗水县依托龙湾湖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,探索开展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招募工作。田彬和他的同伴们返乡创立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,连片打造了等闲谷艺术粮仓、阅湖尚儒研学基地等文旅项目。
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彬:“政府给我们提供基础设施,我们来建平台+我们县里扶持力度非常大,专门成立了人才协会、人才办,每年还单独出台一些政策,用于我们合伙人模式的发展。”
有了政策扶持,田彬和众多合伙人在乡村播撒下一个个新业态的“种子”。如今的东仲都村,陆续建成民宿、餐馆以及各种创意工坊等,并配套建设道路、绿化、5G基站等基础设施,发展起多种经营业态。
山东等闲谷艺术粮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彬:“估计今年应该能达到40万到50万的人流量,能产生3000多万的营业额。我们现在大约有150多个村民参与到乡村发展当中,通过我们的平台,通过政府的支持,能给他们创造创业机会,发动他们的内生动力,这样才能可持续。”
做好人才招引的同时,泗水县充分发挥本地“田秀才”“土专家”作用。眼下,正是地瓜苗种植时节,在圣水峪镇庞海波种植合作社脱毒甘薯种植大棚内,不少村民正忙着剪苗。
泗水县庞海波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庞海波:“现在咱这边务工的这些人员都是出不去的,都是留守在家里的老人,或者看孩子的妇女,他们每月最少领工资领到2300块钱以上。”
庞海波2016年投身甘薯产业,依托他丰富的脱毒甘薯种植经验,圣水峪镇成立了泗水县庞海波种植合作社,目前共建有冷、暖大棚180个,年产值1300万元以上,带动周边村民务工200多人。
泗水县庞海波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庞海波:“每年的出苗量达到1亿株以上,全部用于鲜食地瓜种植。目前咱基地能带动周边12个村的劳动力来就业,每年给村集体分红到50万以上。”
今年,圣水峪镇将发挥合作社引领作用,打造鲁西南最大的鲜食型脱毒甘薯育苗基地,进一步壮大甘薯产业。
泗水县圣水峪镇党委副书记鹿兵:“重点围绕着鲜食型甘薯、脱毒甘薯种苗的培育,产业链条的完善,对我们周边的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培训,吸引更多的当地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里边。”
近年来,泗水县高度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,积极探索乡村人才振兴新路径,做好人才“引育用留”等工作,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。截至目前,累计建成返乡创业项目2165个,创业人数4290人,招募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256人,带动就业3.2万人。
泗水县乡村振兴指挥部人才专班负责人桂锋:“深化实施‘泗郎回乡’返乡入乡创业工程,在全省率先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制度,鼓励、引导在外大学生、乡贤精英等各类优秀人才返乡入乡创业,通过新型农民培训、开设‘农民夜校’等措施,不断加强农村优秀实用人才队伍建设,提高农民增收致富本领,推动村集体增收。”(记者 曹务行 通讯员 乔石)